杂谈 | 退休的心态
编辑
回看《纳瓦尔宝典》,在有关工作的讨论里,谈及了退休,从漫长的人生脉络来看,这似乎是离我这个奔三的男人,还有那么点距离的话题。然而纳瓦尔关于退休的定义却让我眼前一亮,让我愈发感觉有必要去想象我的“退休”和现在的状态。
书中道:“退休就是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你能活在当下,内心充盈地度过每一天时,你就达到了退休的状态。”
这里说得当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退休”。从社会的定义来看,退休代表着根据一个国家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因为年龄、或因公因病致残,丧失劳动力退出工作岗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就代表年纪到,不用再工作,可以享受余下的生命时光了,谈及退休大有一种解脱于世间困苦的意味。
然而,对一个个体来说,退休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在劳动力转向智力、服务,社会关系逐步缩窄,未来几十年后,退休后的生活会转向物质丰富的自由,还是脱离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孤单呢?很难说。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大有一堆毫无生气的年轻人七老八十后,继续毫无生气地在惨淡而孤立的生活圈子里,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度日的感觉。
此外,退休也有一种不再被社会需求的一种负面含义,对于摆脱生存问题的现代人来说,这无疑也是对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认同的一种挑战。从某种角度来看,退休是社会规劝的一种清退,极端一点来说,和35岁职场的就业歧视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或许人过半百后,早已经被磨灭的心气,更容易接受所有状态,甘为忍受了。
说回书里,这里说得是一种工作(处世)态度,它给出的是一种工作目标的全新释义,简单总结的话就是把“工作”到“退休”,变为了“工作”到“主动退休”,更清晰地定义了一个人需要主动去追寻的一种状态。然而对于类似我这样普遍迷茫的弱鸡来说,这始终是一种未来的节点定义,似乎还太遥远,我想来扩写这段话:
不再为了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不再为了无法想象的明天而忽视今天。
都说要为了未来而奋斗,但社会资源的流动性降低时,今天这个时代,无法想象美好的明天才是病灶所在,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当想象力和创造力伴随着奋斗目标一起消逝时,我们还没普遍学会享受当下,而陷入了焦虑和逃避。
我这一年半载的,一直在自我催眠,说自己在养老,有种摆烂式的“躺平”,朋友们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统一回复“摸鱼”,实际上不想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负责,做一些小东西、写一些小内容,如果定义为“摸鱼”,我就可以不抱有任何期待,不用去为结果负责,也可以给自己开脱:哎呀,只是做着玩,没有结果很正常。
然而事实就是,我同样也在“牺牲今天”,但不一样的是我并非为了想象中的未来,而是当我看不见未来时,我不想为自己模糊的未来负责,只能去怨天尤人,并且无所事事地把今天的时光度过。
可能,也许真正的起点,并不是急着去想象“退休”那样宏大的状态,而是从认真对待今天开始。不摆烂,不逃避,把眼前的这一刻活出充盈感。
这才是走向“退休”的真正方向——不是等到未来某天,而是从当下开始。
- 0
- 1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