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读书和一个浪漫的家伙
编辑三岛由纪夫的 「天人五衰」,这本书还是两年前在武汉的一个二手书店淘的,当时和一本鲍勃迪伦的诗歌集,以及一本「科学与宗教的领地」叠在一块,十几块钱的价格就能直接打包全部带走,非常划算。
两年间搬来搬去,这些书也在书架上陆陆续续地吃灰,偶尔被翻一下,但始终没仔细读过。或是之前读行业类的书,习惯了电子阅读,或是和阅读的乐趣渐行渐远,实体书在我这儿这些年已然成了架子上的摆设,不过一直没舍得丢弃就是了。
最近,作为阅读间的调剂,就想着把一些实体书里的小说、散文再翻翻看,于是上周就开始读这本 「天人五衰」。
书还没看完,不过读着读着碰到件趣事:
我读实体书,好用铅笔划线,并附以文本评注。结果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没读几页,就遇到了很多已有的铅笔标注和划线,部分像我,又部分不像我,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到底是我之前读了几章,评了一些内容?还是这本书的上一任主人也是个爱拿铅笔戳戳点点的家伙?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在一个相对离谱的情节的段落旁,一个明晃晃标注的“哈”给出了答案。
这百分百是上个家伙留下的印迹!我断然是不可能会把这种吐槽留在书本里的!
我都可以想象上个家伙在看到这个段落时,被离谱的情节雷到后,愕然地眉毛一挑,嘴巴微张,随手在纸业上留了个“哈”,好像由心底把气呼了出来,大大地吐了槽,然后白了一眼继续往下读。
之所以画面如此清晰,因为我也是如此,只是少了个把情绪流出来并刻在书本里的习惯。
至此我可以断定,这本书现在至少经了两个人一通乱戳。再仔细翻翻看看后,我还能确定,上个家伙偏爱那些词藻和描绘,而我更好奇文字里表达的情绪和想法;上个家伙喜欢用喜欢用短划线和陈述标注,而我喜欢括号和反问......
总之,在一本零点几平方的空间里,有个不知名的家伙,跨越了至少两年的时间,和我单向地产生了一些信息甚至情绪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发生仅来源于我对历史的一种浪漫体验地想象和溯源。
我时常有这种差时的即视感,或者说幻觉:偶尔地经过某个地方,了解到某段事件,或者偶尔地发呆突然意识到自己上一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便会在脑海里又出现了一个我,以第三人称的视觉,看着自己成了临场的、故事里的一份子。
何其浪漫!但好像也不够浪漫。
我觉得浪漫应该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对故事、对历史的自发想象,它从已知往亘古的土层里去浏览千万年来叠加的色彩,在探索里陷入梦幻或者幻觉,从骨子里透露得,是对繁复下那微弱成因的来源的安全感的追求;而另一种浪漫,是在此刻的灵感去构想、描绘出未来的绚丽,迷失在追求某一种结果的道路上,愈是多姿多彩,愈是恐惧那种不稳定和不可控制,愈是不断地耗尽力气去找去想象一种未来时态。
我显然是前者,但我渴望能变得再浪漫一点。
浪漫源于恐惧,但浪漫高光于勇气,我庆幸于能直面历史厚重,但也有些拘泥于历史的安逸。也许、也许我就缺少那一些些直面未来的勇气,导致我浪漫不彻底,彻底不浪漫了。
那么,再下次我可能也得想象下一个家伙拿到这本书会是什么反应,我得给他留点我的痕迹,我希望他是个浪漫的家伙,也能知道我是个浪漫的家伙。
好了,继续读书。
- 1
- 0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