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Club

SaturdayClub

杂谈 | 虚无感的由来

2024-04-23

社会基础生存危机解除后,仍然普遍异化个人仅使其成为劳动力,而不给予其实现个人成就的渠道,是现代虚无主义横行的主要原因。

人在摆脱基础的安全恐惧后,有了余力可以思考个人的存在意义,追求人生的价值。但在拥有窄缩趋势的社会生存空间里,对成就的思维逻辑却以一种滑坡效应向下统一成“损失理论”,即:

我原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但随着这种生存空间的窄缩,必定无法实现;在其中,一种还未实现的预想,因为广泛的、可能遇见的胁迫,被无意识地变更为了一种好似已经实现、一种必然的起点状态;所有未即预期的现状,都是从较高一层虚妄的起点向下磨损,人只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而非越来越近。

这种“损失理论”在随着人全面接触社会后会愈发被泛化,所有幸福、快乐、家庭、尊严、自由、爱等,一切涉及到人类文明构建的良质,都会被拔高到一种天然拥有的起点,并以一种完美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一点点削切,变成一种愈发不美好的现实生活趋势。

这种思维模式在心灵上根深蒂固后,所有的行动和事件都成为了一种弥补,其结果可能会挽回一些缺憾,也许不能,总之,“性价比”极低,以至于做什么都可以被解读为“无用”、“无价值”,这是虚无感诞生的本质。

从欧美流传开来的一些励志方法、成长模式中,包括我很喜欢的的阿德勒心理学,普遍会提倡“放低预期”、“自我管理”等方法,引导人们去理解某些问题无法控制,但在这些方法背后,很少去详细分析这个这种失控感愈发强烈的原因,在一种不明不白的境地里引导人装置了一些无脑的“自我约束”,这种生搬硬套或许会暂且地让人心安下来,但大多时候可能让人觉得更加憋屈。

如何去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给自己的成长进行规划,不去先认识到这种社会层级的挤压导致的预期错位,是没办法从根本上摆正自己去面对人生的态度,更无从得知横亘在自己和目标之间的究竟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