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
-
俞军产品方法论里有个“暴论”——产品即交易,表达的是人在做一件事的背后一定是付出什么、得到什么,泛化地去看,就是在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所有的事情背后都有个经济学考量:这事儿性价比怎么样?
做产品经理之后,我看事情就有这种“冷漠”的理性,最近看到中文互联网迅速崩溃一文,和其中部分观点一致,对现状有些惋惜,但真让我去评价这件事,我表示:合理、正常、非常能接受。
这件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以前的内容留着没那么多人看,历史内容产生不了多少收益,而互联网也没钱没愿意为一小部分人的情绪价值埋单了。
包括我在内的互联网遗老,某些时候的自我意识泛滥,会过分把某些个人主观价值较高的东西,去代入到世界上所有人,实际上不过是上个互联网时代的小圈子圈地自萌罢了。
无论何种怀念、惋惜也好,客观地去评价当前的互联网状态,它给整个中文世界带来的价值就是要远高于上一个时代,也给更多人带来了有趣的世界。
这不代表这样的互联网状态就是完美,但是,发展的问题始终要靠发展来解决,不愿直白地承认某些显而易见的优点,和不愿面对某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没什么两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