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Club

SaturdayClub

生产力 | 当前个人阅读路径和一些思考

2021-11-24
生产力 | 当前个人阅读路径和一些思考

在过去一年里,个人形成了一个较为基础的阅读路径,主要希望能规范地进行知识的积累,能有个较为集中的知识库帮助自己去更好地进行一些内容输出。

这次整理一方面作为一些内容的分享,另一方面旨在帮助自己更清晰地思考当前阅读路径存在的一些问题,理清一些可以优化的点,之后在相应阅读阶段着重注意并寻求解决方案。

整体阅读路径

去简要分析一个指向输出的阅读路径,能大致拆分出四个关键节点:

  • 阅读源;

  • 内容筛分;

  • 内容沉淀;

  • 回顾&检索;

不同节点,根据需要达成的目标和使用的工具,路径上又需要细分,比如内容沉淀环节,又有“inbox到数据库”、“摘录到数据库”等。

目前个人完整的阅读路径和相关使用工具:

https://i.loli.net/2021/11/24/tuQidqgUDR5rYx2.png


1 - 阅读源

我的阅读场景主要集中在web端,通常是在网页内完成,主要包含一些平台文章和待读的书籍,偶尔会用手机看一些书,在阅读量上二者较为平衡,但记录流程差异较大,后面详细说明。


文章

不管是个人习惯,还是做产品相关的工作,我习惯保持着大量阅读,通常将一些平台感兴趣的板块或者喜欢的公众号、博客集中订阅,每日进行阅读。

因为很容易被其他信息干扰,自己搭建了RsshubTTrss服务,将各类信息都聚合在一起,遇到有趣的内容时再添加即可,目前使用体验还很不错。

https://i.loli.net/2021/11/24/kIf54pXLM3vzHsd.png


书籍

除了一些专业类书籍外,对其他各类文化或学科类型的书籍我都挺喜欢,一些虚构类的小说或者非虚构的散文等也都有涉猎,整体上对书籍的阅读需求还是很大的。除了一些特别想入手实体书的书籍外,现在我几乎把所有的书籍阅读体验都放在了电子端,通勤或者一些休闲时刻会利用手机阅读,而在公司的一些时候则利用网页端进行阅读。

使用的阅读应用主要是Google book,以前在大学中主要使用蜗牛读书、豆瓣读书等,后来因为自己文本编辑的任务基本都在电脑端完成,为了更方便地进行读书笔记的记录,就需要多端同步的阅读器。试了几款软件后,发现Google自带的阅读器就挺满足需求,能在多端同步阅读记录和批注之外,在Google drive里还会自动生成并更新一个汇总了书籍中所有摘录的doc文件。

缺点是利用Google book进行阅读仅能上传EPUB格式的电子书籍。

https://i.loli.net/2021/11/24/ckPFxK2XCrtynij.png

https://i.loli.net/2021/11/24/R9Qi7BOGhastZCY.png

(利用Google book进行阅读和批注的体验都还不错)


2 - 内容筛分

如何更加有效、简便地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筛分、保留,一直是我阅读路径上最大的痛点。为此先要分析整个内容筛分过程,做为阅读者,我到底要做哪些东西?

实际上在内容进行筛分前,还需要一个缓存空间,以应对无法立即处理的内容,为此我建立了三个不同的分区:inbox、except和note。

inbox

对一些重点内容,或者来不及一次性阅读完成的内容,则需要收进inbox,方便后续的持续整理,通常来说主要是在网上浏览到的一些文章内容。

目前我的inbox主要是靠notion的网页裁剪插件完成。在notion里开辟一个web clippings分区,将待阅读的内容,通过插件选好基础的分类,然后全部剪切,我给自己定了一个下限,每周六必须花费一段时间对web clippings内的内容进行整理。

https://i.loli.net/2021/11/24/Mzhq4Aixf928agj.pnghttps://i.loli.net/2021/11/24/G1oJA3MznbeOc6R.png

inbox在内容沉淀进入自己数据库之前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将未整理的内容与严谨的数据库隔离开能有效保证数据库内内容的高质量和整洁。但问题在于持续的使用,会导致inbox的不断熵增,在本身就困于“收藏了就了解了”的思维困境下,杂乱的inbox让人进一步望而却步。对此,我给自己定下了三条规矩:

  1. 每周必须整理一次inbox;

  2. 将内容加入inbox前确认一下内容是否真的有收藏整理的必要;

  3. 过期未整理的内容一概不整理。

克制,是目前我使用inbox的第一准则,在内容加入和流出inbox前都先进行一次初级思考:这个内容是否值得收藏或者整理?我是否需要这个知识?

对过往的内容也是如此,利用notion的筛选,仅将精力放在本周加入的内容上,如果某一周忘了或者没有时间进行内容整理,那就不再管它。

不要陷入知识的焦虑,精细到每个边边角角,应该保持心智将整个阅读路径通顺地运行起来,后续逐步优化。况且,真正重要的内容最好不要进入inbox,而是单独建立学习区域或当时就直接整理加入数据库。


excerpt

摘录内容主为阅读后的批注,当前只利用Google book自动生成的doc文件来记录。

https://i.loli.net/2021/11/24/pPjutD1AXEaHQ9d.png

notion里可以直接从Google drive导入文件,将读书笔记页面与之关联起来可以快速跳转至批注页,而整理出来的内容则单独放在读书笔记页面内。

https://i.loli.net/2021/11/24/EY8KIPR1alx9iDc.png

单独针对读书笔记来说,挺好用的,缺点也很明显,摘录的内容二次查阅的成本太高。


note

除了外部积累的内容,需要留档的文本内容还有个人的一些思考等,大多也比较散碎,按照道理来说notion可以直接满足这一部分需求, 但问题在于notion的编辑使用体验并不是很好,且一些快捷记录的需求场景通常更需要移动端来解决。

当前我使用的是Google keep,多端同步的基础下,能够快捷记录文本和指定标签,将内容生产和筛分同时完成。

https://i.loli.net/2021/11/24/DSolpaenH9CcKId.png

在基础功能的使用上,Keep和少楠的flomo很相似,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输入方式,我很喜欢,但flomo的生态建设已经远超keep了。之所以还在使用keep,一方面被Google 一大家子绑定了,另一方面内容的迁移成本比较高。不过听说flomo支持将内容导入notion后,一直比较心动,后续整个阅读流程能嵌合的话,大概率会整体迁移至flomo。


内容筛分

不管是需要立刻加入数据库的内容,还是在inbox之类缓存空间里的内容,先要进行简化处理,将精华内容摘出,并进行筛分。

对于需要沉淀的内容,目前我唯一的做法仅限于——打标签。但其实我并不太喜欢目前的筛分方法,并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而是什么颗粒度、什么抽象程度的标签,以及内容匹配多少标签才能更方便后续归类和回顾?其实很难做好,还需要时间来探索。


3 - 内容沉淀

notion是我看到的最适合搭建个人知识库的应用,没有之一。强大的数据库和页面嵌套,能使得大量内容按照所需结构,随心所欲地组织在一起。我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记录行为全部迁移到了notion上(有些冒险),包括自己的个人知识库、观影记录或者其他有的没的,在整个阅读路径确定后,使用起来非常顺畅。

这里要指明把个人知识库的记录与其他什么观影记录啊、学习记录啊,区分开来的原因。总体就是个人知识库库拥有完整的上述的阅读路径,数据库的记录内容来源也更加多元,记录流程更加漫长,记录内容更富有差异性。其他记录可以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一个子集,但有自己独特的记录行为。

不过,要我对自己的数据库结构进行评价的话,可能仅有:凑合用吧。

https://i.loli.net/2021/11/24/BgQacx7JX4jN3o5.png

将内容按照不同页面进行分类是个很糟糕的决定,破坏了知识间的关联。但问题在于之前说到的标签问题,如果不将内容分类,所有知识聚集在一起时标签系统就显得十分紊乱,难以标明和使用。


4 - 回顾&检索

就回顾来说,我目前的方式是确定时间集中回顾,比如在周六整理内容的同时对之前记录的内容进行浏览,简单粗暴,并不是很好用。

再说检索,我的所有记录基本上都在notion之上,但notion的检索并不特别突出,利用数据库设定filter进行筛选可以一用,但在全局检索的时候问题就显得非常明显:搜索速度较慢、无法匹配标签,无法保留搜索结果页进行筛选等等。这迫使在搭建个人知识库的时候尽量把内容放在一个数据库里。那么问题就成了如何搭建比较好标签系统。

https://i.loli.net/2021/11/24/GDfbSgdPxNapAzV.png


从整体的流程来看,在获得内容之后,我都极力将后续环节放在notion之上,这样做有好有坏。


一些问题和思考

我对工具的使用趋向于克制,避免滥用工具,尽量能在一个平台上集中处理任务,并不一定要全流程,而是流程中的某个单独环节至少可以集中在一点。比如阅读输入时在一个平台,内容筛选时在一个平台,内容回顾时也集中在一个平台。这是为什么我把note划分在内容缓存阶段,而不是与阅读源并列的原因。keep中的内容并没有很好的并入进我的数据库。

理想的阅读路径应该是这样的:

https://i.loli.net/2021/11/24/JiH7F5hoqb1acjC.png

不同阅读阶段可以集中在不同的平台上或是同一平台上。从阅读源获得的内容能快捷放入内容缓存区或直接进入数据库,内容缓存和数据库二者在同一平台之上。后续的回顾或检索阶段甚至也可以在不同平台,但数据来源基于数据存储平台就行。

把不同板块拆分结合起来都能成为有趣的阅读、记录产品,比如cubox就是inbox&excerpt,flomo是note和review的有机结合。对我来说,只想把notion当做中间的数据存储中心,它太合适干这个了!


因此对阅读路径都还有很多想要优化的地方:

① 阅读源

除了一些博客和大众媒体之外,最近比较热门的Newsletter没办法聚合进TTrss中,如果想要避免其他信息的干扰,最有效的方法在于重新建立一个邮箱,仅用来订阅Newsletter,缺点在于对邮箱的管理成本要额外多出一些,其次,经过测试,邮件中的内容并不能很好的利用notion插件进行剪切。

而于我个人来说,也更希望能在一个地方看到所有想要看的内容,平台间换来换去是我非常讨厌的事情。(顺便吐槽一下:偶然发现国外某些博客也不再提供RSS,而转为Newsletter,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

另一个方面是书籍阅读,Google book的阅读和批注体验都很不错,但批注不能直接导入notion是个很难受的事情。


②内容筛分

内容筛分是让我觉得最难以处理的地方。可以分为两部分去讨论。

  1. 标签系统的细化

    一如前文所述,把标签细化到比较合适筛选和回顾的层级,其实很难做到。我记录的内容多而杂,除了工作和学习相关,还包括一些人物、历史、科技的常识积累等等,有些是对某一些事物的全面介绍,有些则是一段想法的阐述,如果颗粒度太大,很难直观判断一个事物的属性,如果颗粒度太小,审视起来又会很凌乱。

    目前的想法就是采取多级别标签,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分类规则。

    关于标签还有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似乎没有怎么提及到内容间的联系,比如一些人喜欢的双向链接,我其实一直没有使用。

    我记录的内容差异较大,还没有形成有效引用,而我也更喜欢以节点式思维方式去概览关于一件事物的相关信息,所以诸如keep、obsidian或者flomo利用“#”快捷加入标签的方式更加吸引我,特别是obsidian的标签搜索功能非常好用,然而notion里并不支持这些操作。

    如我构思的话,对于数据库来说需要两套标签系统(倒不是说真的是两套,而是形式上可以),一套在文本外作为知识整体定位的标签,一套在文本内容以关键字存在。

  2. 筛分的时机

    我喜欢keep和flomo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把内容创建和筛分放在了同一时段,能有效避免二次操作时候的心智消耗,其实notion剪藏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标签的添加等等,只不过在当前标签体系建立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基本上很多内容还是需要二次筛选才能进一步归类。

    比较难受的还是读书批注的内容,在整理完读书笔记之后我依然想能在数据库中保留这些批注,特别是一些我喜欢的句子等等,但批注的内容并不能实时自由编辑,只能依托于后续的整理,等到读书笔记整理完之后,已经全无精力再从doc里把内容一条条搬运至数据库了。(好在notion放出了api,后续可以尝试写一些脚本完成这类工作。)

③回顾

我对flomo持有谨慎态度的原因在于对手机使用的谨慎,实际上,我对keep的使用也并不是很频繁,移动端的输入太过于拘谨,且容易受到其他内容的干扰。但有时突然的想法需要记录这个需求又稳如泰山,自己也在更多地尝试处理和手机的关系。

anyway,在内容浏览上,移动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flomo的回顾是另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东西,不过我并不想局限在个人笔记的回顾上,如何对notion中的数据库做出随机漫步的功能是后续非常值得优化的点,比如利用数据库在home页上随机显示10条内容等等。


小结

每个人对记录的需求都不太一样,按需选择工具,而非一定要使用某个软件才行。从整个阅读路径来看,我自己的已经算是入门了、跑通了,很多还需要后续规则上的优化,比如怎么设定标签,怎么设定数据库结构等等。

工具的优化也并非没有必要,比如把批注内容导入notion是我现在完全没有精力做的事情,如果有工具满足这个需求我会很开心。然而在没有进一步优化,做到更好的存储内容,使得回顾和检索起来更加清晰明了之前,直接加入批注内容只会让我的数据库更加混乱。

在工具的使用上,我有那么点原教旨主义,先有效利用工具发挥工具的功能性为主,后续再去想着优化使用方式或者优化工具本身。